病虫测报灯对玉米粘虫的测报应用

  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受粘虫的影响十分明显。在玉米种植基地,安装病虫测报灯对粘虫进行测报分析,为玉米虫害的防治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病虫测报灯的测报分析,粘虫一年发生三代,其中二代、三代幼虫主要为害玉米,粘虫喜好潮湿气候,相对湿度75%以上,温度23~30℃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存活。粘虫无滞育现象,只要农业气象条件适宜,可连续繁殖和生长发育。成虫昼伏夜出,黄昏时觅食、交配、产卵。

  成虫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多喜欢在叶鞘、卷曲的叶梢等隐蔽处产卵,将卵块产在叶间及枯黄的叶片上,用胶质将卵裹住。在玉米苗期,卵多产在叶片尖端,成株期卵多产在穗部苞叶或雌穗的花丝等部位,形成卵虫。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幼虫有6个龄期,初孵及3龄以前的幼虫因虫体小、食量少,咬食叶片通常不出现缺刻,4龄以后幼虫食量剧增,进入暴食期。3龄以后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在植株附近入土化蛹。粘虫为害玉米,主要是吃食叶片,造成较大面积缺刻,虫口密度大时,只剩下中脉和植株中央的筒状部分。

  粘虫世代数和发生期因地区、气候而异。我国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2~8代。迁入的1代成虫始见于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中旬,2代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发生,对玉米造成严重为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2代成虫羽化后一部分迁出,一部分在当地谷子、糜子、荞麦等秋作物上产卵繁殖,3代幼虫发生于8月下旬至9月初,9月下旬3代成虫迁出。

  对于粘虫的生活习性,对于防治的措施,需要病虫测报灯的使用,加强虫情测报,适时防治粘虫,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对测报工作的投入,加强田间调查,改善测报设施,健全测报网络。田间产卵盛期后,要进行1~2次幼虫普查,每块田随机取5~10点,每点1㎡,高秆作物每点百株,掌握田间虫口密度及发育进度,适时指导防治,确保在最佳时机用药防治,提高防效,减少下代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