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虫测报的基本认识

1 关于测报作用与体现形式

我们讲,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绝不是套话和空话。这好比打仗需要先侦察清楚敌情,然后再确定战斗方案,合理部署兵力,赢得战斗的胜利一样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病虫测报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有人断言,病虫测报没有用!因此,必须强调和重申,病虫测报的基础地位不但不能动摇,而且应该随着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这项工作必须适应形势,不断得到加强。病虫测报与制定防治决策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说,制定防治决策时没有参考测报的情况,那毫无疑问,只能说明是低水平的不负责的决策!如果测报不准,将直接导致延误防治时机或错失防治机会,造成严重灾害。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1990年全国小麦条锈病大流行,5月下旬黄淮麦区东部大片的小麦还一片丰收的景象,但仅仅过了一个星期,条锈病开始暴发流行,由于没有提前做好物资准备,加之当时物资匮乏,没药可打,应急防治根本组织不起来,只能任凭病害流行蔓延。1991年全国稻飞虱大暴发,更可怕的是大批稻飞虱迁飞到了很少发生的天津稻区,等到发现其危害,成片的稻田已经开始倒伏,根本来不及防治,因而造成了巨大损失。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病虫监测能力和测报水平的提高,类似这样大的病虫灾害已连续多年没有发生。

 关于现阶段预报作用的体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领导部门制定防治决策和组织应急防治行动提供依据;二是动员和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关于病虫测报的贡献有多大,有专家专门做过系统的对比试验和调查测产,病虫测报在挽回粮食损失的份额中一般要占1/3左右。过去由于条件所限,病虫预报的发布范围不广、覆盖面不高,病虫测报的作用侧重于服务领导部门制订防治决策方面,同时也通过各种途径,动员农民开展防治工作。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病虫预报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途径很方便地到达农户手中,病虫测报在服务领导部门决策和组织应急防治行动的同时,在服务和指导农民开展防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在保障农业丰收,实际挽回损失中所占的比例也应进一步提高。

2  关于资料共享与信息安全

全国各级植保机构和测报技术人员多年来积累的测报历史资料属于宝贵的无形资产,应当有偿使用和共享。通过利用这些资料,可以对病虫害发生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总结提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提高监测预报水平。资料的共享还助于提高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能力和早期的预见性,不同地区之间通过了解异地,尤其是病虫害发生基地、病菌策源地、害虫发生源头的发生信息,以分析判断外来菌源、虫源对当地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提高当地病虫预测的预见性。当前测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多年观测资料的基层植保站和测报技术人员缺乏数据处理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而拥有大量仪器设备、人才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学等研究机构缺乏系统的测报历史资料。如果两方面合作,往往是以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拿到数据后,处理形成论文等成果,在成果共享方面出现严重不平等。好的情况是,他们在发表论文时给提供资料的人员挂个名,不好的连个致谢都没有。造成植保机构和测报技术人员不愿将测报资料拿出来共享,很多资料表册历经多年,仍然被锁在柜子里。对于需要共享多点资料,对大区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进行规律和测报技术的研究来讲,资料共享的难度更大。难怪有的专家发出“测报资料的共享程度有多大,测报技术研究的路就能走多远”的慨叹!为此,为加快测报技术进步,建议今后两方面应该加强共赢合作方式的探讨,在协商的前提下,科研单位在获取有关资料时应当给植保机构和测报技术人员一定补偿,植保机构和测报技术人员应该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历史观测数据;在合作成果方面应该平等共享,按贡献和投入的大小分享成果及合作收益。

近年来我国植物保护水平显著提高,对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就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而言,以粮食作物为例,目前,每年全国因各类病虫草鼠害造成的粮食产量实际损失一般不到5%;就某一重大病虫而言,其造成的实际损失所占比例更低,例如,即使在小麦条锈病、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暴发的年份,其单独造成的产量损失也不到当年某种作物总产的2%。例如,2005年年全国稻飞虱特大发生,其实际造成稻谷损失18.8亿kg,不足当年全年稻谷产量的1%。第三,一般的病虫资料数据都是过去多年的,即使是当年最新的,也属于当季预报使用的数据信息,而一般的技术合作仅限于一两种病虫对象,由一两种病虫发生情况推测全年粮食生产丰欠情况的可信度显然不会太高。根据《统计法》的有关规定,每年农业生产情况、粮食产量、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本身就是依法统计和公布的范围。

3  关于资料积累与技术总结

系统积累测报历史资料是开展测报技术研究的基础,是病虫测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测报机构都要注意收集、整理测报历史数据,通过分析对比等方法,处理测报历史数据,研究制定病虫害的测报技术方法。近年来,全国从上到下测报人员变动比较频繁,很多岗位一个人干不了几年就很快调离或者交流到其他岗位,这正是测报工作的大忌!本来测报工作是要有经验的老同志才能胜任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测报资料的积累显得更加重要,不能因为一个人离开了,很多病虫的测报工作就断了线,起码新接手的人还可以有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因此,各级植保机构和测报技术人员要本着对国家和事业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在工作中按相关病虫测报规范(标准)、方法等认真填写病虫测报档案表册,积累测报历史资料。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测报资料的电子化已变得十分迫切,只有实现电子化才能被计算机方便地处理。因此,建议各级植保机构和测报技术人员要注意建立病虫测报资料电子档案,逐步实现测报资料电子化。另外,一定要注意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一些研究单位也反映,有些植保机构提供的测报资料比较散、乱,不系统,难以进行分析和处理。

加强病虫发生情况和测报技术总结是搞好测报工作的关键。做好测报工作技术总结,有助于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测报技术水平。各级植保测报机构都应该将做好测报技术总结作为一项制度,每年在病虫害发生后,认真总结当年病虫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原因,不断研究探索影响有关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总结积累预测预报经验,不断提高预测水平。当前,由于人手偏紧的原因,很多地方对测报技术总结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制度,没有系统地开展测报工作的技术总结,以致对重大病虫害的预测能力和水平提高不够,甚至由于人员变动,多少年仍在原地踏步。为引导全国各级植保机构和测报技术人员加强测报工作技术总结,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在2009年以《中国植保导刊》增刊形式试编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年报的基础上,从2010年起,由出版社正式编辑出版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年报2010》,对全年的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预报发布情况进行评估检验,对重要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并提出新年度重点推进的工作方向,不仅积累了测报历史资料,也对全面提高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关于网络建设与实地调查

数字化和网络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永恒主题。当今世界正在掀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浪潮,国家和农业部先后于20062007年颁布了信息化建设战略纲要,对国家和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信息化监测预警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开发建设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已完成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数字化监测预警开发建设,使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日常的数据填报、传输和处理实现了网络化,也便于了解掌握全国各地不同时段、不同种类的病虫发生信息、动态和趋势,进一步推进了重大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自动化和信息发布可视化进程。与此同时,全国已有近2/3的省级植保机构及部分地市级植保机构开发建设了各自的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数字化建设正在深入发展。

5  关于预测能力与实时监测

当前,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测方法总体而言还属于经验预测,预测能力不算太高,更不可能达到百发百中的程度。对于很多病虫害的预测从理论到方法都还没有解决,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存在着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可能所有的预测都一蹴而就。例如,对于小麦条锈病,由于掌握了其大区流行规律,制定了科学的调查和预测方法,从近年的测报实践看,无论是长期预测还是中短期预测,预测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对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由于对其外来初始虫源的地点,以及和国内各稻区发生的关系,预测的主要因素、指标、方法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主要采取经验综合分析和其长期发生变化规律进行判断,在长期预测上难度比较大,预测能力和准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实时调查监测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是测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形式。正是由于重大病虫害的中长期发生趋势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当前的预测能力和水平还不是很高,加强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在长期预报发布后,不断地加强调查监测,及时掌握田间及周边重大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不断利用中短期预报修正长期预报,及时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我国制定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的思想体系就是大田普查和系统调查,如对于大多数害虫实施测报灯监测,需要每天观测灯下成虫的发生情况,并结合田间(观测场圃)的系统调查结果,预测害虫的发生为害趋势。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在改善测报设施条件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配备了成套的监测调查仪器设备。希望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设备物资,进一步加强实时调查监测工作,提高监测预报水平,为有效指导防治工作开展,减轻为害损失做出新的贡献。

6  关于预报对象与分级管理

预报对象是指某种病虫常规情况下在全国或某些地区发生危害较重,植保机构将其确定为观察和监测对象,定时收集其发生和预测相关数据,及时预报其发生趋势的病虫种类。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作物主要有害生物1600多种(不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以粮食作物为例,常年造成明显危害的种类近200种 。这么多的病虫对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由哪一级政府或机构全部管起来,而是应该按照其发生流行程度、地域分布和危害损失等特点,实施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有专家和学者将目前国内有害生物的监管对象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重大成灾有害生物和一般成灾有害生物。关于常规病虫害监测对象的分级管理,综合各方面意见,建议如下:

    一级监测对象。主要指重大迁飞性害虫和烈性流行性病害,具有突发、暴发和大范围发生流行的特点,一旦失去监控,将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如飞蝗、草地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棉铃虫、粘虫、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这类病虫由全国及各级植保测报部门联合监测,重发区各级植保测报机构都应将其作为监测预报重点。

    二级监测对象。具有常发重发的特点,全国发生范围广、面积大、损失重,但年度间发生程度和范围变化不十分剧烈,突发暴发的特点次于一级监测对象,包括:小麦蚜虫、吸浆虫、白粉病、纹枯病,水稻螟虫、纹枯病,玉米螟,土蝗,棉红铃虫、棉蚜、油菜菌核病等。这类病虫由全国及各级植保测报部门进行联合监测,但重点由省级植保机构组织进行监测预报。

三级监测对象。具有常发的特点,但一般年份发生程度不是很重,发生范围和面积较小,既是重发年份,也不至于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如小麦红蜘蛛、黑穗病、病毒病,稻白叶枯病、胡麻斑病,棉叶螨,玉米丝黑穗病,大、小斑病,大豆食心虫等。另外,还有一些有害生物仅在部分地区发生,一般年份发生较轻,仅在个别特殊气候年份发生较重或局部地区严重发生。这类监测对象主要由地方植保部门负责监测预报。

对于一些在局部地区新发、突发、重发的,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和玉米粗缩病等,各级植保部门要注意跟踪监测,掌握其发展动向。

7  关于预报时效与发布方式

    病虫预报是有时效性的特殊的信息服务产品。首先,预报要避免“马后炮”,即使短期预报也要有一个提前量,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防治准备,不能等病虫已经发生才发预报,对指导生产和病虫防治工作没有什么意义。一般长期预报主要用以生产管理部门制定防治决策时参考,需要1个月乃至数月前提供给领导部门;中短期预报主要用以指导农民开展防控行动,一般至少应该在5天以前发出,针对突发的重大病虫灾害,应在发现后以最快速度立即发布警报信息,动员和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减轻灾害损失。其次,预报还要发得适时,尤其是具体指导防治行动的预报,一定要恰到其时,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早了引不起重视,晚了来不及进行准备,预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预报发布方式与预报的时效性关系极为密切。新世纪之前,病虫预报的发布主要依靠各级植保测报机构印发的病虫情报、明白纸等纸质媒体。其发布范围小、环节多、时间长、时效差。近年来,除传统的病虫情报等途径外,电视、网络等媒体已成为广大农民获取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1999年以来,全国农技中心先后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和国家气象局合作,制作《病虫预报》节目,在中央七套(CCTV-7)和中央一套(CCTV-1)播出,进一步扩大了病虫测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公共服务作用。当前,计算机网络在预报发布中的优势和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极有可能成为病虫预报发布服务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由于该方式具有发布速度快、服务范围广、保留时间长、内容信息全、获取方式简便、不受时间限制等特点。近年来,很多植保机构都将其所做出的病虫预报放到相关专业网站上,为相关机构与广大农户及时了解病虫信息提供了方便。从2011年起,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对《中国农技推广网》《病虫测报》网页进行了全新改版,改版之后的网页重点增设了“各地情报”模块,并组织全国31个省级植保机构将各地所发的预报及时发布到网站上。由于确立了合作共建的机制和思路,从而使《病虫测报》网页预报信息量大增,各种病虫预报信息全面系统、相互映证,成为发布和了解全国重大病虫灾害发生动态的一个全息窗口。此外,手机短信也正在被开发成一种新的快捷预报发布方式。同时,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也都主动加大了对病虫预报信息的宣传力度。病虫预报的发布正在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文字形式逐步向多元化、形象化和可视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