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镰刀菌果腐病

中文名: 西葫芦、黑皮西葫芦镰刀菌果腐病 
别名:   
病原中文名: 茄病镰孢 
病原拉丁学名: Fusarium solani(Mart.)Sacc. 
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西葫芦、黑皮西葫芦 
主要为害部位: 果实 
为害症状:
    该病常发生在棚室或露地,主要为害果实。幼果或成长果实初病部变褐,呈湿润腐烂状,中、后期病部长出白色略带粉红色的致密霉层,后病果腐烂,汁液从病部流出。
病原形态特征:
    Fusarium solani(Mart.)Sacc.  称茄病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SA上气生菌丝薄绒状,白色或浅灰色,间有土黄色分生孢子座。大型分生孢子马特型,即大孢子最宽处在中线上部,两端较圆。3~4隔,大小23.1~57.8×3~6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卵形,较宽,大小8~16×2.5~4微米;厚垣孢子球形,直径6~10微米;产孢细胞单瓶梗,长筒形。有性态为Nectria haematococca Berk.&Br.。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果实与土壤接触易染病。湿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避免果实与地面接触。(2)及时摘除病果,并集中处理。(3)发病前喷洒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700~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