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枯萎病

大豆枯萎病主要分布于东北、四川、云南、湖北等地,一般零星发生,但为害很大,常造成植株死亡。近年来,在局部地区有加重发展的趋势。

大豆枯萎病为害植株症状

大豆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萎蔫。幼苗发病后先萎蔫,茎软化,叶片褪绿或卷缩,呈青枯状,不脱落,叶柄也不下垂:成株期病株叶片先从上往下萎蔫黄化枯死,一侧或侧枝先黄化萎蔫再累及全株。病根发育不健全,幼苗幼株根系腐烂坏死,呈褐色并扩展至地上3一5节。成株病根呈干枯状坏死,褐色至深褐色。剖开病部根系,可见维管束变褐。病茎明显细缩,有褐色坏死斑,病健部分明,在病健结合处髓腔中可见粉红色菌丝,病健结合处以上部水渍状变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产生白色絮状菌丝和粉红色胶状物,即病原菌丝和分生孢子。病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木质部及髓腔不变色。

【病原与发生规律】

Fusarium oxysporum f.sp. tracheipohilum称尖镰孢菌豆类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从伤口侵入,在田间借灌溉水、昆虫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高温高湿条件易发病。连作地、土质黏重、根系发育不良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定差异。此外,大豆胞囊线虫密度高的地块和根际线虫发生重的地块,枯萎病发生也较重。

【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品种。重病地实行水旱轮作2—3年,不便轮作的可覆塑料膜进行热力消毒土壤,施用充分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销毁。

处理种子是防治大豆枯萎病的主要措施。用种子重量的1.2%—1.5%的35%多·福·克悬浮剂拌种;种子量的0.2%—0.3%的2.5%咯菌腈悬浮剂拌种;1.3%的2%宁南霉素水剂拌种。发病初期,可用下列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淋穴,每穴喷淋对好的药液300—500ml,间隔7天喷淋1次,共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