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立枯病

  症状:刚出土幼苗及大苗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后病部缢缩变细,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但不呈猝倒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褐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但有时并不明显,菌丝能结成大小不等的褐色菌核,是本病与猝倒病(病部产生白色絮状物)区别的重要特征。

  病原: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Rhizoctonia solani 侵染所致。

  发病规律: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繁殖。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带菌堆肥等传播。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左右。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2月。感病生育期在幼苗期。土壤水分多、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播种过密、幼苗生长衰弱、土壤酸性等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育苗期间阴雨天气多的年分发病重。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2%的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2.苗床或育苗盘药土处理。可单用40%拌种双粉剂,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与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克,加细土4.5公斤,播前一次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撒在畦面上,把催好芽的种子播上,再把余下的2/3药土覆盖在上面,即下垫上覆使种子夹在药土中间,防病效果可达90%以上,残效期一个月以上。立枯病单发区,单用五氯硝基苯防效不高,须混入等量福美双或拌种双方可奏效。

  3.加强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温,科学放风,防治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情况出现。适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发,苗体水分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

  4.加强田间管理。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及时中耕除草,平衡水肥,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适时通风透光,有利于番茄生长。苗期喷洒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植株抵抗力。并及时降低田间湿度,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一次菜果壮蒂灵,可提高授粉质量,增强循环坐果率,使番茄品质提高,优质稳产。 5.发病初期可酌量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