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褐斑病

  别名:梨白星病、梨斑枯病、梨叶斑病

  症状:仅为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上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的叶片,往往有病斑数十个之多,以后相互愈合呈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块,病斑初期为褐色,后期中间褪呈灰白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中层褐色,外层则为黑色。

  病原:梨球腔菌 Mycosphaerella sentina(Fr.)Schr ter,无性阶段为梨生壳针孢 Septoria piricola Desm.

  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落叶的病斑上过冬。第二年春季通过风雨散播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孢子沾附在新叶上,于环境条件适宜时,发芽侵入叶片,引起初次侵染。在梨树生长期中,病斑上能形成分生孢子器,其中成熟的分生孢子,可通过风雨传播,再次侵害叶片。所以,在整个生长季中,病害有多次侵染,陆续引起叶片发病。

  防治措施:

  1.做好清园工作 冬季扫除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因病菌主要在落叶上过冬,所以清除园内落叶以杜绝病原,这是防治褐斑病极为重要而又经济易办的措施。

  2.加强梨园管理 在梨树丰产后,应增施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雨后注意园内排水,以降低暴园湿度,不利于病害发展蔓延。

  3.喷药保护 早春在梨树发芽前,约3月中、下旬,结合梨锈病防治,喷射0.6%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落花后,当病害初发时,约4月中、下旬喷射第二次药,药剂及浓度同上。在天气多雨,有利于病害盛发的年份,可于5月上、中旬再喷射0.6%波尔多液一次。防治褐斑病,一般喷药2~3次,即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喷药重点为落花后的一次。